跨越字里行间:阅读驱动的思维升级| 中学生阅读指导公益讲座完美落幕

  • 发布时间:2025-08-22
  • |
  • 作者:长安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5





  阅读让少年的目光穿透纸页,与古今中外的思想者对话,在成长路上明辨方向,每一次阅读,都是为未来的认知大厦浇筑基石,阅读的重要性,早已超越单纯的知识获取,它是塑造思维、浸润心灵、点亮人生的必修课,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思维升级的途径。2025年8月21日长安区图书馆联合韦曲街道皂河源社区在毓德书屋分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跨越字里行间:阅读驱动的思维升级”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韩超主讲,他将带领大家走进数字化背景下中学生阅读的世界,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思维能力,破解阅读困境。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参与,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可。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韩超老师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作为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西安市骨干教师及西安市师德先进个人,韩超老师在语文教学和阅读推广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讲座将不仅是一场知识分享,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启迪。

  首先韩超老师从教科书看阅读量,凸显了阅读在初中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从中、高考的实际应试出发,对比历届中高考试卷的文字阅读数量,从试卷来看,中考越来越像高考,高考越来越联系初中,初、高中语文“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强调日常阅读的重要性。

  其次是阅读困境与责任。在信息社会,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阅读矛盾:碎片化阅读与深度思考之间的冲突、海量信息与有效筛选的挑战。韩超老师将从“阅读是一种责任”的角度,分享快捷信息与获取知识的区别,信息因为有意义和价值才成为知识,知识转化成改变世界的工具时,它才成为智慧。强调不要做“信息巨人”与“知识侏儒”。探讨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思维的有效升级。

  兴趣、阅读量和方法是推动阅读的“三驾马车”。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开启阅读的大门,快乐和自主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韩超老师结合原典阅读,分享如何通过兴趣引导、扩大阅读量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韩超老师介绍了通过创意活动激发学生和成人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次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维革命的启程。长安区图书馆以“进社区”的形式,将高端阅读资源引入皂河源社区,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居民无需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即可聆听名师讲座,享受“零距离”的文化福利,真正实现公共文化的均等化供给,图书馆主动“走出去”,既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通过持续开展这类活动,图书馆能将阅读的种子播撒至基层,推动书香从“个体习惯”升级为“社会共识”,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持久动力。让阅读真正融入生活,使阅读之力穿透纸背,照见更广阔的天地。